BOB半岛作为2021年“上海工匠”的候选对象
“80后”青年才俊
徐宁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多年来深耕建筑施工领域
硕果累累
↓↓↓
在建筑施工领域扎根十多年,徐宁先后斩获了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员、宝山工匠、宝山区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五矿集团先进工作者、中冶集团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不仅如此,他肩挑重担,参加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2项课题研究,获得了住建部、上海市多项奖励,以及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全国最高BIM(建筑信息模型)赛事一等奖、二等奖。徐宁如此出色,就因为他对于工匠精神的执着。
在中国二十冶工程设计研究院,徐宁正在办公室专注于雄安新区的一个项目应用的设计。在徐宁手里,建筑项目实施已经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双重赋能而彻底告别了“图纸时代”: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可以在电脑上采用黄线框选的方式迅速计算出工程各个部位的土方作业量,与实际作业土方量的误差仅仅在3%以内,远低于人工测算通常5%左右的误差率。
装配式建筑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建筑工艺,在绿色节能、资源可重复利用方面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现浇工艺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装配式建筑工艺的引进并不是全套、全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施工企业都在摸索经验,但总体来说装配式建筑工艺在施工效率、成本控制方面还没有体现出优势,徐宁的努力就聚焦了这个行业“短板”,他和团队成员的心血也凝聚成了一些果实。
如今,徐宁已经是二十冶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徐宁对记者说:“我们从国外引进的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措施,除了套筒灌浆工艺用得比较多,但是有很多有关结构和整体的体系没有引进过来,根据国家自有的装配式体系,形成了装配式建筑独有的体系。”
徐宁和他的团队就装配式施工的速度问题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并发明了几个促进高效施工的工具、装置,包括斜撑、导轨等。此外,徐宁还有一项基于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关键技术,通过制定全国(预制)加工厂的预制构件尺寸,用标准化预制件可以使加工厂里的开模费用就大为减少,运输成本也能大幅下降。目前,这项技术已经通过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协会的鉴定,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预制件安装,是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难点。对于建筑工人来说,这个难点中的难点就是如何在狭窄的、身体和行动受限制的作业空间里如何完成多人协同的工作。通过一个非常实用的发明,徐宁攻克了这个难点。
考虑到施工区域有很多斜撑挡着,徐宁和他的团队就设计了一个竖向的装置——滑轨。有了这个滑轨,斜撑可以在滑轨上移动,释放出大量的空间。
建筑施工是个古老的行业,但是新兴技术的出现给这个古老的行业赋予了蓬勃的生机,这就是建筑施工的智能化浪潮。只有结合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的实践、经过大量的探索与开发,建筑施工的信息化、智能化才能逐步实现。徐宁就是建筑智能化这一领域的开发者和探索者。
“住建部发布了智能建造可复制的清单,记载了好几个智能化的方向,其中就包含数字化设计。所谓数字化设计实际上就是从开始到终端的装配式建筑,或者是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范围)在数字化设计中的拆分、倾斜摄影技术对大场景十几公里的(范围)的拆分问题。怎样拆分才能保证无人机飞出来的场景可以拼接得没有盲区,而且连接得紧密,这都是要用数字化的软件和数字化的平台来进行尝试。”徐宁说。
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模拟、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结合数字化设计等技术,徐宁不仅设计了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和动画,还对应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能迅速、高效、动态地计算出工程的土方量、钢筋量等决定成本的关键变量,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施工流程和方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春华秋实。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工艺专长,高超的专业技能,独到的领军绩效,突出的行业贡献,成就了徐宁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中国梦”。
这条路足够长,他还在奋力行走的路上;这个梦足够大,他的梦刚刚升起。今后,徐宁将继续砥砺前行,逐梦远方。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